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新国学网”-chinazhongguo神话

chinazhongguo神话


[回到开始][上一层][下一篇]


发信人: smx2 (四木笑), 信区: MythLegend
标 题: 《东游记》00-贴者序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Mar 10 00:30:52 2001)

前年吧,举国上下的电视台都放了一部新加坡的电视剧《东游记》,主演是马景涛,讲的
是八仙重聚的故事。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元人吴元泰的同名的novelxiaoshuo改编的。
吴元泰的这个novelxiaoshuo共二卷,五十六回,讲的是八仙各自修道成仙的经过,没有电视剧里讲
得那么花哨。
八仙的传说流传已久,堪与被誉为四大传说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牛郎织女相媲美。
“八仙”一词最早见于东汉,不过那时和铁拐李他们还没有丝毫联系,是指汉淮南王刘安
的八个门客,即“淮南八仙”。肥水之战“草木皆兵”的八公山即因为刘安和这“八仙”
登临而得名。魏晋以来,一些道家书因为刘安好方伎,附会此八公
为“八仙”。晋代还有“蜀中八仙”,指的是八个道士。唐代还有“酒中八仙”,杜甫曾
作《饮中八仙歌》咏其事。
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
湘子和曹国舅。他们的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宋文人的记载中,但他们凑成一个班子是在元
朝,而且一开始人员配置也不是就这几个。直到吴元泰写了《东游记》,言之有文了,就
定了下来。
再后来还有什么“上洞八仙”、“中洞八仙”和“下洞八仙”之说,这大概又是道教跟佛
教争斗的产物吧。元代已经有了上八仙之说,即指铁拐李之流,如《东游记》别名《上洞
八仙传》。但到了清朝,一般将其列为中洞八仙,而增出上、下八仙,一时间名目层出不
穷,但是随意性极大,
影响都不大,远远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
哪个新加坡和四川合拍的电视剧改编很大,大家看了书就知道了。
《东游记》这本书常和《南游记》、《北游记》和《西游记》合作一本《四游记》出版,
图书馆的中文借阅区有。
《南游记》是明代余向斗写的,四卷二十八回,讲的是华光天王大闹三界的事故事;所谓
“华光天王”,其实就是大家说的“让你见识见识马王爷三只眼”里的马王爷。又叫《五
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
《西游记》又叫《西游记传》,是明代杨承志写的,四卷四十回,跟吴承恩的百十来回的
大部头不是一本书。有人说杨氏《西游记》是吴氏《西游记》的缩写,不过文词拙劣,不
可同日而语。
《北游记》又叫《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也是吴元泰写的,四卷二十回,
写真武大帝出生、成仙的过程。至于真武是谁,前面的讨论已经有了大体眉目,不再说了

关于八仙的影视作品除了一部《东游记》还有很多,有木偶片《八仙过海》,电影《八仙
过海》,还有香港的电视剧《八仙的传说》等等。
--

敌以东方来迎之东坛坛高八尺堂深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长八尺者八弩八八发而
止将服必青其牲以鸡敌以南方来迎之南坛坛高七尺堂深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长
七尺者七弩七七发而止将服必赤其牲以狗敌以西方来迎之西坛坛高九尺堂深九年九十者
九人主祭白旗素神长九尺者九弩九九发而止将服必白其牲以羊敌以北方来迎之北坛坛高
六尺堂深六年六十者六人主祭黑旗黑神长六尺者六弩六六发而止将服必黑其牲以彘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3.11]


[回到开始][上一层][下一篇]